过去三年,不论是正在学校读书的还是初步进入职场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我们的选择变少了。“考个好学校就能找个好工作,就能过上令自己满意的生活”,这个长期以来社会和家长所灌输的信条,也开始遭到质疑和摒弃。从考公的热潮、躺平的自嘲、到抑郁症等时代症候...... 一些人选择放弃“成为自己”,一些人坚持“成为自己”的探索,还有一些人在两者之间反复。但无论何种选择,在自我探索的实践中总是伴随着困惑与无助。在当下,“成为自己”还重要吗?可能吗?需要怎样的支持?我们回溯到这个旅程刚刚开始的时段——青春期,聊了聊我们曾经经历的、今天的孩子们仍然在经历的种种阻力与挫败。希望这样的讨论为正在渡过青春期的孩子们打开一点点空间,给正在生长着的“自己”。这一期我们邀请了两位嘉宾。陈瑜是「少年大不同」的创始人,同时也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20年开始,采访了全国各地不同学龄段的60多个孩子,出版了两本访谈实录《少年发生》和《不被理解的少年》。另一位嘉宾是《真实生长》纪录片的导演张琳。《真实生长》记录了三位主人公从高一到大四毕业八年时间里的一系列关于学习、社会、父母、师生关系、人生选择等方面的境遇与成长。尽管两位关注不同领域,但都不约而同地在各自的实践中提到过“自我”的重要性。“自我“应该是每个人在青春期时会困扰的一个命题。
本期嘉宾
■ 陈瑜|“少年大不同”创始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20年至今采访了60多个孩子,出版《少年发声》和《不被理解的少年》两本访谈实录。一位男孩的妈妈。
■ 张琳|纪录片《真实生长》导演,长期关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话题
■ 小曾 | 「问题青年」主播
🎙️*扫描文末图片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收听这次访谈的播客
大家似乎都会在青春期爆发出很多疑惑,疑惑“我”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我”处在这个世界什么位置。我又重温了自己青春期写下的日记,发现当时涌现的困惑挺复杂的,有学习上的焦虑与压力,有家庭关系的烦恼,也有对未来的迷茫。两位跟青春期的孩子接触都挺多的,在你们的观察中,孩子们在青春期普遍会产生哪些关于“自我”的困惑呢?“好多孩子都在问:我为什么要读书?学习的意义是什么?”我接触到的孩子遍布全国各地,从一年级到大学入学。这些孩子正好处于自我认知、自我探索的关键期,我发现他们的困惑主要有三个。首先,好多孩子都在问同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读书?学习的意义是什么?这里的“学习”指的是完成应试教育的输入、输出和选拔。我在新书《不被理解的少年》里的第一篇采访是一位高一休学的男生。当时他的一番话我印象很深刻。他说,我实在没有办法说服自己每天早上六点起床,背着十几斤的书包去学校坐上八个小时,在那里刷题。回到家还有一书包的作业没做,要到凌晨才能睡,没睡几小时,又要开始重复这样的一天。他很困惑,这件事情的价值是什么?我觉得今天这一代孩子面临高竞争的学业压力,很多都存在这样的困惑。第二个是很多孩子会质疑自己的价值。很可悲的是,在生命的很早期,很多孩子的自身价值就被成年社会、成年教育者与他们的分数挂钩了,好像成绩好、排名靠前,就是好孩子。我在采访过程中接触到了很多“学霸”,小时候起跑成绩特别好,之后到了强手如林的环境里就不再那么名列前茅了。他们会形容自己是垃圾、渣子、一无是处。当时我听到特别心疼,只不过就几次考试没有考好而已,但是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可能就是整个价值系统的崩塌。第三点是这一代孩子对于未来自己要做什么,以及人生的意义都存在很大的困扰,特别是当他们看到未来的就业市场如此严峻,经济形势不好,而眼前高考的竞争压力又这么大时,再回过头去看看自己的父母,哪怕是高学历、社会成就不错,他们的生命状态依旧不好,很焦虑、恐惧,对自己的工作与事业也没有那么投入与钟爱。他们会产生疑惑:如果我这么拼,未来到了40岁活成他们的样子,这价值在哪里?“当成功的标准一直在变,我们应该怎么去适应这个社会?”陈老师说的第二点我特别有感触。在《真实生长》播出之后,很多观众都有一个反馈,哪怕是我们片中的主人公已经相当于是学霸级的孩子了,他们仍然有非常多的苦恼,关于“我”是谁,“我”以后要怎样成长,“我”未来要去干什么。当年,我片子中的主人公因为偶然的机会参与到了一场教育改革中。他们被学校以一个非常不同于应试教育的标准所培养,生发出了一些有关自我的意识,也知道了怎样能在校园中去攫取合适的资源发展自己。但是当他们逐渐的从2012年到2015年高中毕业,从2015年到2019年大学毕业的时候,很快疫情就开始了。他们这届学生很多正好是在读研究生的期间赶上了疫情,开始上网课,整个外部世界都开始非常剧烈地变化。其实本质上,每一代年轻人从他们成长起来的年代,到真正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可能都会面临非常剧烈的社会变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怎么去教授孩子发掘自我是有意义的?我们应该按照怎样的一个标准去培养自我?我觉得对于我接触到的拍摄对象而言,这种时代带给他们的困惑更多。当成功的标准一直在变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调整我们的自我去适应整个社会的,包括培养人才标准的变化,我觉得这是最困难的。当孩子有这些困惑的时候,他们肯定会向外界去寻求解答,也肯定会收获到各式各样的答案。这也是我非常想知道的,我们这个时代,无论是学校也好,家庭也好,他们会怎么去解答孩子们在青春期遇到的这些与“自我”有关的困惑呢?我会觉得尽管每一代孩子都在进步,但我们的父母并没有进步。哪怕是80后、90后看着相差了10岁,但一旦成为父母,教育孩子的思想依然是老套、古板的。我一直觉得,今天的教育有点配不上我们的孩子,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因为整个教育还是在用同一把尺子从头到底地衡量我们的孩子。我是70年代末出生的,我的整个中小学时代,基本上没有培训机构。我记得哪怕是高三,我们下午2点55就放学了。在分流这件事上,大家的心态也是相对平和的。有些孩子觉得读书没劲,高中选择去了职校。但是他们依然可以很自在读书、找工作。现在,留给孩子和家庭做选择的通路不再那么宽敞了,好像没考上高中就会错失整个人生,不进入名校就会找不到好工作。在这样的态势下,内卷竞争的压力会被无限地放大。因为这根尺子的标尺刻度越来越精细到每个点上,大家都会担心,我这个点没踩到、踏空了,我下一步可能就跟不上了,从而一系列的事情都会落空。如果用这样一杆尺去衡量所有人,几乎很少会有非常快乐的人。哪怕是很好的教育跟家庭之间依然存在撕扯。比如,我们拍摄的十一学校里三个孩子的家长。我能明显感受到他们对孩子的期许跟学校倡导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之间是有差别的。即便是在好学校里面拔尖的这一批孩子,他们依然没能够为自己挣得,在家长、在这个时代面前的一种充分的自主权。这是在我的实践里,让我感觉非常无力的一件事情。如果,这些家长在孩子过去的10年成长过程中,能够更快地去调整自己的评价模式,更快地感知整个社会的大变化,能够用更灵活的评价标准去看待孩子的每一步选择,站在他们的背后去支持他们,那么我们关于“好工作”标准的大众认知就会有所改变。在这个问题上,除了我们的教育要更快地进步,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去看到他作为一个“人”的那部分,我们作家长,也应该更快速地感知到成就评价体系的变动。
刚刚我们聊到了当下这个时代,自我探索的尺度正在急速地变窄。我也很想跟大家讨论,“成为你自己”在今天还适用吗?我们在这个时代去谈论自我、探索自我,究竟还有必要吗?我觉得“成为你自己”是适用于任何时代的,尤其是当下这个时代。首先,如果一个人一辈子没有活出自己的话,他会有巨大的遗憾和伤痛。前年暑假,一位刚高考完的18岁考生来找我,她有严重的死亡焦虑。她有一位高控制的母亲,前18年,她的每一天都被母亲严密的控制着,没有任何同伴交往。所以,她在初中的时候就开始有自残行为,害怕睡觉。没有活出自己是一个非常痛苦的事情。从最基本的角度,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活着,这是“成为你自己”的大前提。第二点我很想跟很多孩子和父母说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带粮草和地图的,这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基本的配置。我们的粮草就是我们的优势,我们有天赋的一些方面。我们的地图就是人生的一个导航图,我们肯定有自己该去的地方,而不是说所有的人都要挤在那一条独木桥,而大部分人都要掉进水里。我们在教育之初就应该以这样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去发掘孩子身上的粮草到底是什么,他自己携带的资源是什么,以及他应该去到哪里,我们又应该怎样帮助他。不去找粮草、不去找地图是一个巨大的过失。第三,为什么“成为你自己”在当下更重要。因为如今哪怕是最世俗的价值标准评判中最好的学校,最好的工作,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获得的。所以,我们需要跳开固有的价值评判,去看一看怎么用自己自身的优势在社会上立足。如果我们没有探索自我的过程,没有去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可能我们这一辈子都过得非常的迷茫,像一艘没有方向的船在惊涛骇浪里颠簸。所以,我们不要用固有的价值观去划分好工作、高成就,而是要让金字塔变成一个大森林、变成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里,你可以长成一棵松柏,也可以是灌木,也可以是一簇苔藓,只要那是我们本来的模样,它生长出来就是好的。而这样的生态系统才是一个合作的系统,或者说是更适合每个人在其中生长的系统。今天如果我们还在被传统的价值系统裹挟到没有自我的话,最后的出路非常有限。“成为你自己”的课题,越早启动越好。在我成长的年代里,“让孩子赢在起跑线”是一种很通常的说法。但我的那个时代中,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可能更多指的是带孩子去学习一些课业以外的东西,比如,音、体、美之类的。我现在感觉,为了让孩子们不输在起跑线上,当下就连课内的所有主课科目大家也会报额外的补习班学习。大家都会觉得不去上个课外班去学语数外,就学不好一样,我觉得这对于我从80年代成长起来的人来说,是非常震惊的。在《真实生长》这部片子里,我们看到的主人公之一的周子其是一名文科生,但他从小就学化学竞赛,还拿过奖,学过乐器。他就是一个鸡娃教育模式成长起来的孩子,所以当他真正到了十八九岁,可以去做一些自我决定时,他反而会觉得我好累,他已经不想跑,只想躺平了。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能看到一个人的自驱力是多么重要。如果我们没有那么幸运,在小时候、初中、高中阶段去完成自我教育也没关系,我们依然要用余下的很多时间去完成这个课题,去找到驱动你过好一生的动力源头。只有找到了自驱力,我们的自我教育才打牢了。
作为90后,在我的成长道路上,“探索自我”几乎是贯穿我的所有教育的一种理念。比如,在我小学和初中的时候,“鼓励孩子全面发展”是一个很普遍的教育口号。在当时,我的父母会带我去上音乐、美术相关的兴趣班,也会让我接触各类体育活动,甚至他们还会鼓励我参与到很多社会事务中去。然而,当我即将步入社会,快要找工作的时候,我慢慢发现这些被培养起来的“自我”好像不那么重要了。大家似乎更看重的是一些固定的标准,所有人又开始重新被放到一个统一的成功标准下被衡量。这种普遍性的焦虑也慢慢改变了我的父母,他们也会不自觉地希望我找个世俗意义上的“好工作”,在标准的社会时间做应该做的事情。这种变化让我很沮丧。似乎无论我们多么倡导“探索自我”的重要性,但无论是孩子和家长,都很难不被社会的整个氛围所影响,做出妥协。所以,这也让我很好奇,在这个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去进行探索自我的实践呢?其实这些年我接触到挺多孩子,让我非常欣喜的一点是,他们仍然保留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我采访过广州排名比较靠前的中学的一位学霸男生。他在高一的时候就跟家里主动提出要休学一年。他特别喜欢鲁迅,除了鲁迅全集,研究鲁迅的学者的专著他也能看的都看了。在这之后,他觉得学校的学习会拖累他现有的学习节奏和方案的执行。于是,他提出休学一年,把自己的课题完成。在这一年里,他看了一百本书。他在知乎上认识了一个研究文史哲方法论的答主。他拜这个答主为师,两人合作写了一本三国史,他自己这块就写了10万字。其实,今天互联网时代带来了很多丰沛的教育资源供孩子们去攫取。其实,学生跟老师是平等的,在知识面前是平等的。甚至他们比老师更懂得如何去寻找到这些资源,如何把资源融合起来。这让我想到,有些父母会带他们的孩子去学写诗,因为写诗其实可以培养孩子比较独特的表达,可以说是对我们当下中国的应试语文教育的一种对抗吧。同理的还有一些孩子会去做一些创新写作的课程。当然,有些家长也会带去上一些户外的运动课程,其实运动也是帮助孩子培养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办法之一。我也想进一步讲讲怎么去培养孩子的自驱力。我觉得自驱力有两个层面可以去建立,一是真正的兴趣,二是来源于价值观或使命感。真正的兴趣就是当孩子们在学习过程当中,可能因为博览群书,可能因为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学科老师,使得他们对某一门类的知识产生了极度的好奇,他们内心对这个世界有很多的问号。他带着疑问去求索,那么,这时候他的自驱力是孜孜不倦的,完全不需要任何的外力或者分数评价去考核他,还有一类孩子就是被使命感推动的孩子。比如说,我接触到有一个孩子他对未来非常明确。他想要做一个非常好的医生,因为他的爷爷当年因为医疗事故在手术台上去世了。所以,他希望自己未来能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大夫,治病救人。这样的孩子的学习能量是非常强大的。什么“读书改变命运”、什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一套说辞,今天的孩子真的不再买单了。其实,作为父母在帮助孩子去探索自我的过程中,构建一种有效的沟通机制也是很重要的。但是也许我们很多人在青春期都有过和父母沟通的烦恼。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接触到了一些处在青春期的00后,他们有的并不信任自己的父母,甚至父母成为了他们青春期焦虑和压力的主要来源。也有一些小孩会觉得跟父母之间的关系不像是平等的,有一种上下级的感觉。比如在我青春期的时候,我每天放学回家,跟父母坐在桌上吃饭,都有一种在向老板汇报工作的感觉,非常紧绷。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尽管我对于艺术没有任何天赋和幸福,我的母亲仍然很希望我走艺术的道路,因为那是她未竟的梦想。所以,我在青春期的时候时常怀疑我跟父母的关系。所以,我很好奇,会不会有一些小小的建议帮助我们的父母去更好地跟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们沟通?我觉得跟孩子的交往当中,有三个点对于父母来说是特别重要的:第一个是尊重;第二个是接纳;第三个是托底。所谓尊重就是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平等地对待他。因为我们很多家长有一个意识就是,感觉自己是孩子的父母,是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人,就不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对待,而是会觉得孩子是我的一个附属品,可以随我的心意去塑造。但是,这样的一种塑造是不太兼顾到孩子个人需求和他的现实情况的,到最后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冲突。所以,如果我们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我们就要去尊重他生而为人的很多特质。我们固然是孩子的引领者,但我们同时也是他的合作者。合作的一个良性的方式就是大家处在一个相对平等的关系中。第二点是接纳。接纳是指不管这个孩子他的天赋是怎样,他的性格特质是怎样,我们都要因为他是我们的孩子而全然接纳他。很多的父母就会问为什么我们家孩子书读不好?为什么我们孩子这么内向?读书读不好就没有其他特长吗?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子。我们对于孩子的接纳也是我们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不要再去把这么一个独特的孩子硬去和别人做比较。还有一个就是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很多家长见不得孩子不开心或者消沉。尤其是我们看到一些焦虑症、抑郁症的孩子,他是需要一段时间去恢复的,但家长一门心思想的就是你赶紧去读书,好像这样子我才心安。第三是托底。毕竟我们是孩子的父母,现在的教育竞争的态势实在是太严酷了。这种情况下,我们不给孩子托底,还要变本加厉地给他压力的话,孩子就没有任何缓冲的地带了,他要消化所有的情绪,这对孩子来说太难了。所以,托底也是要分两块,一个就是我们要帮助孩子一起来解决问题。即便外面狂风大作,你每天回来,你每一次回家,你都会觉得海湾是风平浪静的,可以在这里休养生息的,你也可以去加油,你也可以去重修你的船体,你可以做任何一个让自己更有信心,更有力量的出海前的所有准备工作。总结起来,我自己会觉得做了这么多的采访之后,孩子的诉求真的就是尊重、接纳和托底,这是特别要紧的三个点。可能跟我们20年、10年前的温饱需求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今天的孩子有更高级别的诉求,这其实也是时代进步的一种体现。最后,
如果遇见青春期的自己,TA会问你什么?你会对TA说些什么?
最近,likeuu携手儿童教育家三川玲、动物学家王放、服装品牌主理人宁远,开启了一次关于成长的对话。成长究竟意味着什么?一个人究竟如何才能成为自己?当他们遇到小时候的自己,会发生什么样的对话?
🪁点击视频🪁
《成为你自己》短片以“遇见小时候的自己”为背景,展现了王放(动物学家)、三川玲(儿童教育家)、宁远(服装品牌主理人)与小时候自己的对话。当青春期的那个“自己”向未来发出一系列有关自我探索的复杂疑问时,三位都选择了以自我最真实的模样生长,珍视自我的重要性。王放认为成为自己就是“找到和别人不同的地方”、找到关怀世界的角度。三川玲选择把任何困难都看作机会,丢掉焦虑前行。已经成为母亲的宁远更加珍视“勇敢”这个品质,面对小时候的自己,她说,“不要怕他人的眼光,有时候可以一意孤行。”
likeuu是专注于为8~15岁的青少年创造柔软、无束缚的成长体验,以好奇心为灵感的成长发育期贴身衣物品牌。likeuu的产品覆盖内衣、内裤、保暖衣、 家居服、运动等品类。成长发育期的每一天,likeuu都给孩子柔软、无束缚的支撑,愿孩子自在自然地成长,保有好奇,探索自我,探索世界,愿孩子“ 成为你自己” 。
青年志 Youthology
青年的发问与探寻
投稿联系:tougao@chinayouthology.com业务联系:open@chinayouthology.com
招聘联系:hr@chinayouthology.com